龐克原本是誕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後半的躁動。一開始只是屬於憤怒青年的叛逆次文化。但時代卻剛好給了他們一個溫床,讓青春期男女無病呻吟的叛逆怒吼,成為反應整個世代焦慮的聲浪。「反體制」和「不屑」這兩個核心主題,震撼了整個世界,解放了被禁錮的心靈...

文化現象的發展,多半建立在清楚的前因後果上。即使有時會有突然的轉折,讓某些文化現象戛然而止,但仔細觀察還是有跡可循的。

 

但有的文化現象就如超新星爆炸般,一瞬間攫取了全世界的目光。天時地利人和,看起來一切都剛好,然後又瞬間土崩瓦解,成為一種傳說。例如90年代無厘頭的「馬卡蓮那」現象,或是當代的PSY江南大叔。全世界為之狂熱,大家紛紛分析這種現象,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而這類的文化現象,卻有少數幾個留下了及其深遠的影響。星火燎原般整個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其中最被低估的,非「龐克」莫屬。

 

龐克原本是誕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後半的躁動。一開始只是屬於憤怒青年的叛逆次文化。但時代卻剛好給了他們一個溫床,讓青春期男女無病呻吟的叛逆怒吼,成為反應整個世代焦慮的聲浪。「反體制」和「不屑」這兩個核心主題,震撼了整個世界,解放了被禁錮的心靈。當然,時代是很狡猾的。在1980年代主流文化很快的找到了消解這樣憤怒的方式,龐克被轉化,被吸納。「反體制」「反時尚」一瞬間變得曖昧不清,似乎再也沒人搞得懂,也沒人想搞懂。世人的注意力被吸引到「酷」這兒,「龐克」成了一種過去的傳說。超新星般,瞬間閃亮,瞬間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

 

而這樣的傳說卻從未告別,他的影響大到讓後世不斷從中找尋元素。或是要拋棄,或是擁抱,甚至是萃取精華變成另種樣貌。

View image | gettyimages.com

 

 

愛與和平的60s v.s. 恨與戰爭的70s

要討論「龐克」,要先知道他出生的環境,以及反叛的對象是誰。首先,龐克絕對是反嬉皮的,基本上是徹底決裂。而這樣的決裂和當時世界局勢息息相關。

 

60年代前半,甘迺迪正努力鼓舞「垮掉的一代」,要他們振作為國家作點事情。那是Playboy的黃金時代,也是追求平等和解放的年代。青年熱愛搖滾樂,從民謠和藍調中孕育出的青春,這時候有滾石合唱團,有披頭四,還有瓊拜雅Bob Dylan。大聲嚷嚷著愛與和平,用花朵對抗槍桿子。這時候是文化大革命的開始,是美蘇冷戰的高峰,是柏林圍牆蓋起來的時刻,人類登上月球,切.格瓦拉和卡斯楚才搞定古巴的革命。

 

「搖滾」等於青春活力與希望,「爵士」這「垮掉的一代」的國歌則是腐臭的菁英在俱樂部搞出的迂腐玩意。很明顯的,愛等於希望,理想可以改變整個世界。而這一切在1968年巴黎學運與1969年Woodstock(胡士托音樂節)到達了完美的高峰。

但也在這時候,世界開始變得不可理喻了。

 

先看看英國吧。1960年代的首次面對工業外移帶來的失業潮。傳統的工業大城:曼徹斯特、利物浦、伯明罕、雪菲爾的工廠因為英國的經濟政策大規模移往海外。傳統的大英帝國驕傲:紡織、鋼鐵、汽車、航太...,只剩下帝國的名,卻到了新大陸或次大陸(印度)去生產。留下殘破的市容,搖搖欲墜的經濟與社會福利制度。1960年代看似蓬勃,不受嬉皮文化影響的英國,在1970年代起了巨大的轉折:石油危機讓英國的經濟負擔沈重,開始大規模削減開支(削去了高達48%的支出),代價就是對英國政治與社會的全面不滿:焦慮、憤怒,絕望。一直累積到1972、1974年的煤礦工人總罷工,逼迫束手無策的工黨政府下台。整個英國已成了絕望之地。

 

 

source: mirror online

1974煤礦工人總罷工。來源: mirror online

 

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也好不到哪去。充滿陽光的甘迺迪帶來的希望浮華,並沒有真的讓美國與死敵蘇聯有什麼具體的改變。古巴危機讓美國勝了一把,但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則看到蘇聯狠狠反擊。而當約翰甘迺迪在1963遇刺後,整個美國就以極其暴力的暗殺事件展開:羅伯.甘迺迪、麥爾坎·X、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我有一個夢」除了帶來人權法案以外,並沒有真正讓種族間和解。更重要的是美國踏上了「越南」這塊土地。越南成了一整個世代美國人的夢魘。越戰讓個世代的美國年輕人只剩下迷幻藥和茫然,並且沒有隨著美國倉皇撤出越南有所改變。可以說整個世代都處於創傷症候群當中,而那狡猾的尼克森,在水門事件中更讓美國人覺得恥辱。季辛吉訪中與水門事件,暴露了赤裸裸的現實主義與欺騙。

 

 

photo credit: 越戰 via photopin (license)

photo credit: 越戰 via photopin (license)

 

1972-73絕對是揭開1970年代序幕的時刻。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慘案,讓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衝突成為世界的絕對主角。隨即以色列情報局開始獵殺兇手「黑色九月」成員,而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原本大舉入侵以色列的阿拉伯聯盟反被以色列逆轉,一怒之下,石油輸出國組織大幅調漲原油價格報復西方對以色列的支持,並且重挫了全球的經濟,世界經濟由此改觀。(註1)而北愛爾蘭問題也在1972年攀上高峰。1972年1月的血腥星期天(後來U2為此寫了重要的作品:Sunday Bloody Sunday),和7月血腥星期五,英軍和北愛爾蘭共和軍幾乎是對彼此屠殺。同時1972年的越戰,武元甲將軍正發動最大規模的「復活節攻勢」,而美軍的策略就是全面的地毯式轟炸,要把越南炸回蠻荒時代。

 

 

埃及軍隊正越過蘇伊士運河。來源:wikipedia public domain

贖罪日戰爭埃及軍隊正越過蘇伊士運河。來源:wikipedia public domain

 

 

戰爭、暴力、仇恨、欺騙。全世界這時候已經殺紅了眼。經濟解體,社會福利崩潰,失業和通貨膨脹幾乎全面改變了西方世界的家庭與價值觀;而代理人戰爭與恐怖主義則根本的改變東南亞與中東伊斯蘭世界。

 

嬉皮?天啊,愛與和平簡直就是無知的懦夫。這時候誰還相信這樣的鬼話。焦慮、憤怒才是真實的聲音。於是在1976年時,石破天驚的咒罵出現了。

 

毀滅這虛偽的世界吧—龐克

如果說這100年間,誰有那本領可以一瞬間惹毛所有人,性手槍合唱團(Sex Pistols)絕對是翹楚中的翹楚。當他們在倫敦牛津街100 Club,以罵天罵地罵上帝的姿態出現時,那絕世僅見的驚世駭俗讓所有人都瘋了:年輕人為之瘋狂激賞,沒激賞的人則瘋狂阻止他們出現在世界上。

 

一開始的龐克來自紐約。並不紅的幫派反體制份子,成立了一個並不紅的團體「紐約娃娃」(New York Dolls)。奇裝異服性別識別亂七八糟,果然沒引起什麼迴響。要知道這時候的搖滾主流有兩大分類: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和華麗搖滾(Glam Rock)。前者愛炫耀彈奏技術,還說自己很有思想,你知道的應該是Pink Floyd;後者有華麗的曲風和裝扮,例如David Bowie、Lou Reed、Queen、T-Rex。看似不同的兩者,相同的點在這兩者都只注重表面的形式,但音樂的內裡和外在的現實生活嚴重脫節。(還記得1970年的現實多殘酷?)所以「紐約娃娃」用奇裝異服說著底層小人物的咒罵,顯得新奇。雖然無法吸引更多人注意,但這卻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可是偶然的插曲出現了,就這麼恰好衝擊合唱團(The Clash)的主唱和性手槍合唱團(Sex Pistols)的經紀人Malcom McLaren看到了他們的表演。然後,這兩人回到了英國,接下來...

 

接下來如〈青春尚在,龐克未死〉提到的,衝擊合唱團(The Clash)性手槍合唱團(Sex Pistols)聯袂登場。前者的歌詞充滿對政治社會的諷刺,在流行音樂史上被認為是一個開拓者。但如果講起回應整個當代,性手槍合唱團(Sex Pistols)以及他的異業合作夥伴—Vivienne Westwood才是真正的主角。

 

View image | gettyimages.com

View image | gettyimages.com

 

 

故事很複雜,如果要聽歌,可以看〈青春尚在,龐克未死〉。總之英國派的先聽The Clash,再聽Sex Pistols;美國派的先聽Patti Smith,然後再聽Ramones,最後用Blondie收尾。如果想了解Vivienne Westwood,可以看〈將意識形態穿上身的流行〉。

 

這裡的重點在性手槍合唱團在1976年〈Anarchy in The UK〉與1977年的〈God Save The Queen〉,一方面讓披頭四變成了兒歌,另一方面專輯創造了兩大圖騰:英國米字旗和被遮眼的女王。而這樣的挑釁宣言當然要配上適當的搭配,於是原本故意將低俗品味穿上身,以「反時尚」為已任的年輕叛逆女學生Vivienne Westwood,有了最好的展現舞台。這最佳拍檔,震撼了整個70年代末尾的青年男女。他們將意識形態與自我認知,包括憤怒與輕蔑,全都赤裸裸地展現在是人眼前。砰,天翻地覆。從此謾罵和不成曲調的聲響,配上安全別針、破褲子、皮衣和塑膠衣,馬汀靴、色彩鮮艷的頭髮服飾,代表現實的崩毀;相對的則是典雅精緻的菁英文化、秩序和規範,沉溺在自我思想無法自拔的虛無相對抗。

 

把這荒謬虛假的世界砸爛吧!

 

"London calling upon the zombies of death

Quit holding out-and draw another breath

London calling-and I don't wanna shout

But when we were talking-I saw you nodding out

London calling, see we ain't got no highs

Except for that one with the yellowy eyes"

 

就像衝擊合唱團1979年的名曲〈London Calling〉說的,把那群殭屍幹掉,倫敦就可以在河邊重生了。這是70年代最後的革命招喚。

 

The Clash-London Calling

 

龐克創造的時代

我不打算多說龐克如何消失,因為那個天時地利人和的事變成時代敵人時,自我毀滅和收編是註定的歷史進程。有人說是因為性手槍合唱團的解散,有人說是主流唱片公司終於找到如何利用這種憤怒賺錢的方式,也有人說奇裝異服只是獲取注目的方法,當新鮮感一過,世界還是回復常軌。而龐克在音樂史上很快就因為它對主流(資本主義)的鄙視,而讓它難以獲得巨大的商業利益。在美國的發展,演變出油漬龐克(Grunge)這種自言自語的調調,而電子樂器的快速發展,讓卡西歐與YAMAHA的聲音成了80年代的代表。

 

不信,聽聽Blondie的〈Call Me〉,把李察吉爾變成什麼樣子了!

 

但我們回顧過去,1980年代當柴栔爾夫人和雷根登上歷史舞台,解除管制和鎮壓併行的作法,嚴重壓縮了反抗的因子:反抗變得很表面,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新的秩序出現,帶來了另一波的高速成長。原本困擾的戰爭已結束,冷戰有了終結的曙光。自然摧毀一切的龐克,慢慢冷靜下來,有了另一群人接手登上舞台。

 

只是從英國丟給世界的震撼彈,依舊深深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年輕人。再次回到1970年代的開始,同樣是1972-1973年。除了充滿戰爭、仇恨外,在另個角落有件事情也在當時悄悄地發生。

 

1968年,Intel成立。在1971年推出全世界第一顆微處理器;1973年ARPANET發展出TCP/IP網路協議,最終變成現在我們的Internet架構;1973年UNIX作業系統和C語言誕生。看起來是一群理工阿宅在發展的東西,但他們在寫程式作電路時,正好是華麗搖滾和龐克的黃金年代。我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在聽這些音樂,我們只知道他們回應這個世界的方式,是用顛覆式的創意,重建被戰爭與仇恨摧毀的廢墟。

 

有天,在加州有兩個年輕人,在車庫裡拿到了零件,組裝出一個便宜可用的機器。他們把他叫做Apple I。很快的就出現了Apple II。兩個史蒂芬在1976年和1977年分別推出上述兩個產品。(恰好也是性手槍在倫敦天翻地覆的那年!)更重要的是這種便宜又小的電腦,讓一般人也能輕易使用。於是有一群聽著龐克和華麗搖滾的年輕人,並不是奇裝異服上街,但他們同樣嚮往這種自由無政府的烏托邦,在ARPANET上開始衝浪。他們融合了「龐克」與「搖滾」的精神,轉成「駭客(Hacker)」。無政府主義沒有發生在現實,而是在數位空間中。

 

在1990年代,再次,砰!全世界進入了網路時代。三個主要的工具:微處理器(個人電腦)、先進的作業系統、網際網路從1970年代發展以來,在1991年彼此匯流了。當1995年微軟的Windows 95上市時,這個世界不一樣了;英國這時擺脫柴契爾,讓Suede、Blur、Oasis舉起Britpop(英倫搖滾)大旗,倫敦的殭屍還在,但似乎有了點不一樣,變得好酷,好酷;而美國迎接的是柯林頓,以及第一次網路泡沫經濟。

 

龐克本來想撼動整個社會,但他招喚的革命,卻延遲了20年才發生。20年間,Vivienne Westwood讓破爛的街頭變成街頭潮流,意識形態的T-Shirt加上了網路公司的LOGO。駭客精神(無論你對他的定義是什麼)追求純粹自由與自我管理,以及打破虛偽的制度,讓我們聯想到〈Anarchy in The UK〉。

 

沒錯,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穿上皮衣鉚丁,但事實上我們都是龐克的後裔。為什麼我們要做龐克?這,就是理由!

 

註1:1971年,標誌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體系的「布列頓森林協定」,即美元和黃金交換的國際匯兌系統已搖搖欲墜。而第一次石油危機直接導致了該體系壽終正寢。最簡略的影響,是國際貿易進入大混亂的狀態,直接導致西方各國的經濟陷入大衰退的危機。也宣告西歐的社會福利制度死刑。

 

延伸閱讀

▶ 龐克

▶ 龐克文化/青春尚在,龐克未死

▶ 龐克音樂╱幸福國度的反動之聲 – ICEAGE

 【inCulture X Dappei】我的龐克宣言 

▶ 龐克時尚/將意識型態穿上身的流行

 

HOW

圖╱mirror online

來源:龐克文化╱狂躁的70年代 與意想不到的遺產 - in CULTURE品味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