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服裝的發展過程,從靈感發想、設計到打版製作,裁剪、縫製的瑣碎步驟,是大家對服裝設計師工作身影最常描繪的畫面;然而當你聽到「摺」衣服你會想到什麼呢?摺衣服,難道是我們洗完衣服,把衣服摺好收納的過程嗎?但是這與時裝設計又有什麼關係?打褶是服裝設計裡一種傳統的技術,在古老的埃及與中國,當時的人便已經用這種技術在服裝上做變化。到了今日,我們最常見到使用這個技術的服裝設計,就是百褶裙。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布料送進模子裡頭,經過高溫塑型後,所得到的摺痕,便是「摺」布料的應用之一。

一件服裝的發展過程,從靈感發想、設計到打版製作,裁剪、縫製的瑣碎步驟,是大家對服裝設計師工作身影最常描繪的畫面;然而當你聽到「摺」衣服你會想到什麼呢?摺衣服,難道是我們洗完衣服,把衣服摺好收納的過程嗎?但是這與時裝設計又有什麼關係?打褶是服裝設計裡一種傳統的技術,在古老的埃及與中國,當時的人便已經用這種技術在服裝上做變化。到了今日,我們最常見到使用這個技術的服裝設計,就是百褶裙。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布料送進模子裡頭,經過高溫塑型後,所得到的摺痕,便是「摺」布料的應用之一。

 

 

現在正就讀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s)博士班的黃才駿(Tsai-Chun Huang)就是名符其實的「摺」布料的高手,前陣子才在 RCA 展出過去一年的研究成果,並到美國知名的設計學校,如紐約大學(NYU)、Parsons School of Design,以及 Fashion Insitute Technology(FIT)開設工作坊,教大家如何從日常生活隨手可得的摺紙(origami),轉換成賦予布料新肌理的技術。

 

 

第一眼看到黃才駿的設計,會發現與其他服裝設計師展現作品的方式很不同,作品風格並不屬於某個特定季節系列,像是可穿戴的立體雕塑品;他也不像織品設計師,僅專注於材料的研究和應用。遊走在服裝設計與織品設計這時尚產業裡環環相扣又各自獨立的兩項專業領域,他用設計語彙賦予服裝新輪廓,也藉自己深度研究的織品紋理拓展布料、材質在服裝上的運用。他熟稔打版與設計衣服,但也知道如何透過創新的織品,將設計美學與材質特性展現皆兼具的創作特點融合在作品裡。

 

 

台大戲劇系、實踐設計研究所,再到 RCA 的織品設計博士班,黃才駿走的是非典型服裝設計師所受的訓練。回想起「摺」布料的經驗,最早是在實踐研究所發展而出。當時的老師喜歡讓他們挖掘小時候的經驗,進而從裡頭摸索自己為何會對某一特定事物著迷。回想過程他逐漸發現自己對於幾何非常有興趣,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積木與幾何板塊,把玩一件「塊體」東西的記憶,讓他開始發展「摺」布料的旅程。他也承認,對於重複的幾何式樣,幾乎是到了著迷的程度。而真正將想法發展成作品,則是某次他在路上觀察到的駝背老人,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痀僂丈人」。他開始思考人為何選擇、穿上一件衣服,是因為便宜、好看,還是喜歡它的顏色?「因為我是戲劇服裝出身,而演員從來不會是模特兒;但我們做服裝都是標準尺寸,很瘦那種。但在劇場服裝裡,演員與模特兒從來都不相同。所以我開始思考到底為什麼穿衣服,如何打破限制」他解釋。

 

 

於是黃才駿透過摺布料,來詮釋他所觀察到的表現方式。以聞名國際的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為例,「大師也是一樣,希望夠過『摺』讓人在衣服裡更舒服地穿梭。但後來『摺』這技術被限制在某種表現狀況,我希望能打破這個工法。」他解釋,三宅一生的 Pleats Please 是用人造纖維,因為人工纖維才能在高溫高壓中定型,其做法在於將過程反轉,「以前是布送來摺,再裁減。而三宅一生是把衣服做完一起摺,所以會看到一整片平平的東西,攤開來後去詮釋人體,但他摺的規模是非常細小的。」

 

 

因此,裙子是他實現這些想法的初期作品。他將一件平面的裙子進行打摺,但在過程中使用傳統的紙模會遇到許多問題,像是紙會讓蒸氣進不去,加上他的模太大了,根本沒有人摺那麼大的格子—所以從模子下手,是他的第一個步驟。他也提到,多數的服裝設計師很少在服裝上摺一個立體的東西出來,折滿整面則變成是布料質感的展現;如果是專注於織品的人,則是在打褶技法上加強。而黃才駿則試圖巧妙融合這兩種思考方向與技術。

 

 

回想起當時在實踐完成的作品,與現在正在進行的計畫中比較,「當時的設計只是幾何與人體的關係,像是種造型的需求、視覺效果的取向。而現在則是從人體的形貌去思考,從人體的厚度,畫出來的,取得一種錯置的效果。」因此黃才駿的作品怎麼穿都可以,不過基本的打版還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並不會先畫服裝圖,對他來說設計服裝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實驗精神,有突破之處。因此,他會先算好肢體要伸出來的切口再進行打褶,當衣服在身上展現,無論是往後、橫著穿、或是當作是圍巾,透過打褶,他的作品穿法不再被限定,也無關性別,重點在於形體的展現。

 

 

而除了持續創作作品,黃才駿也在世界各地舉辦 workshop,將打褶技法透過教學,讓更多有興趣的人能接觸。如此大方展現、分享,他也不擔心難被別人抄襲。「畢竟那些材料與式樣都是現成的。如果我真的要保護的話,會直接在布料把我的式樣給織進去,可能就有專利在。但是現在,希望大家盡量使用,只要知道是黃才駿設計出來的,跟他學的就可以了!」他笑著解釋。

 

 

目前黃才駿依然繼續研究各式各樣打褶的技術和式樣,也正著手將打摺的歷史、現在以及未來為構想作為論文研究方向。在明年 5 月到 7 月,他也將與幾位臺灣服裝設計師合作,一起在台北當代美術館展出,並將作品巡迴到法國展覽。讓我們一起期待,沿著自己的人生路線,從台灣摺到英國,再從英國摺到美國的黃才駿,能為時尚產業帶來什麼新輪廓吧!

 

 

想了解更多,請瀏覽黃才駿網站

 

文 / ERIC HAO-YUAN WENG 

All Images Courtesy of 黃才駿